年近七旬的陈老先生,早年因车祸致使身体残疾、出行困难,且随着年岁日渐增长,行动愈发不便。近期,由于记忆力衰退,陈老先生不慎遗忘了银行卡密码,导致卡内低保补贴无法支取,日常开销难以维持。焦虑之下,他拨通了银行卡背后的“95566”电话号码,通过中国银行客服中心向家附近的中行上海市大渡河路支行求助,希望网点能为他想想办法。
获悉陈老先生相关情况后,中行上海市大渡河路支行立即启动特殊客户服务响应机制,与陈老先生商定时间、业务事项,并协调安排两名网点工作人员,为其提供上门服务。约定当天,网点工作人员携带移动终端来到陈老先生家中,在仔细核验了身份信息,清晰说明了相关政策要求和风险要点后,通过规定流程和操作规范,很快为陈老先生完成了密码重置手续。在业务办理过程中,网点工作人员还结合陈老先生用卡习惯,以“聊家常”形式告诉陈老先生如何安全管理使用银行卡、如何谨防各类针对老年群体的电信诈骗陷阱等,令陈老先生内心十分感触,连连道谢。第二天一早,思虑之下,陈老先生又再次拨通了那个“熟悉”的电话,不断述说着心中的感谢之意,“以后您有什么事,都可以随时拨打这个电话,我们网点就在您附近,您就把我们当做好邻居就行”。
近年来,中行上海市分行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,聚焦残疾人、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实际需求,借助移动终端、数字技术等手段,推动金融服务“无障碍”。如,打造特殊客户服务响应机制,让金融服务“零距离”;加强一线员工手语培训,为聋哑客户提供手语服务,让交流沟通“无阻隔”;与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合作,开展“三年百家”阳光助残志愿服务驿站建设行动,鼓励超千名员工加入志愿者队伍。同时,中行上海市分行持续加强基层网点的“适老化改造”,设置无障碍坡道、无障碍服务台、无障碍填单台、无障碍柜台等,添置盲文业务指南、助盲识币签字卡、震动叫号器、语音计算器等辅助设施,累计建成7家上海银行业无障碍环境建设网点、57家上海银行业敬老服务网点、40家数字伙伴计划·微站点,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可得性、便利性。
未来,中行上海市分行将坚持金融为民的服务宗旨,紧密围绕国家战略和人民城市建设,着力提升对特殊群体的无障碍金融服务水平,让“有温度”的金融服务真正走近百姓身边、走进百姓心里,为上海人民城市建设作出中行贡献。